热线电话:+0319-4634685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+0319-4634685
手机:
13663193661 15297468363 13833953637
电话:
+0319-4634685
邮箱:
40741158@qq.com
地址:
邢台市南和县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彩灯
发布时间:2014.03.31 新闻来源:河北彩灯,工艺彩灯,彩灯制作,宫灯制作,河北久久彩灯厂 浏览次数:

    彩灯,又名 花灯,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民间的综合性的工艺品。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。

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人类开始用动植物和矿物的油蜡来作采光的灯。《周礼、司恒氏》载“凡邦之大事,供烛庭燎、烛麻烛也”,可见,周朝就有了烛灯。到了战国,灯的制造工艺蓬勃发展,这在 屈原《楚辞》中就有所表述:“兰膏明烛华铜错”。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。《 西京杂记》载:“汉高祖入 咸阳宫,秦有青玉五枝灯,高七尺五寸,下作蟠螭,口衔灯,燃则鳞甲皆动,焕炳若列星盈盈。”


彩灯 - 唐朝

  到了唐朝, 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,京城“作灯轮高二十丈,衣以锦绮,饰以金银,燃五万盏灯,簇之如花树”。这之后,各地 花灯活动尤为盛行。唐朝是我国 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,经济发达,文化昌明,国力强盛。元宵 灯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受到经济文化的有力驱动,得到进一步发展,唐代的史籍称灯节为“灯影之会元宵灯节则又称“灯会”、“ 元宵灯会”了。唐朝的皇帝们为了显示“与民同乐”,不仅是元宵灯节、灯会的决策者、倡导者,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。不仅自己微行逛街观灯,而且允许皇亲国戚及臣僚观灯。元宵及前后各一日,正式成为国家法定的例假日,各官署都要停止办公。而且在这三夜,“敕许金吾驰禁,以看 灯”,连平时执行夜禁的武装部队这三夜之中也可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,高枕无忧,观灯游乐了。三夜的驰禁,都市中的士民可尽情游乐,即使拥近 宫城,御林军也不得干涉。唐代历朝皇帝例行于元宵之夜“御楼观灯”;以庆天下太平,以示普天同庆。宫廷、寺观、显宦府邸、富豪宅第都设山棚,搭彩楼,不惜重资,“盛造灯笼烧灯 ”,以斗奇争胜,大街小巷也都挂满了灯“光明若昼”。连异邦诸国的贡品中也有珍奇的灯品,可见邻国也尽知大唐皇帝的爱好以及 中原灯节的繁盛了。 唐高宗鳞德二年(665年),“(乌泾波)遗其弟祖纥多献玛瑙灯树两具、高三尺余”(《唐会要)卷99)。 唐玄宗先天元年(712年),“初有僧婆请夜开门燃灯百千炬,三日三夜。

彩灯 - 宋朝

  宋代,花灯发展到了高峰,样式变化万千。《 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汴京( 开封)宫廷扎做灯山,有普贤、文殊佛骑狮子、白象等灯。到明清时期,花灯活动尤为盛行,样式变化万千,种类逐步增多,规模也有所发展。
  “漂河灯”、“牛儿灯”、“孔明灯”、“狮灯场市”等灯节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灯会活动。还有一种“敬灶神”点红灯的习俗,民间也较为盛行。大年三十晚( 农历腊月三十日),各家各户均要点上红灯一盏,就连贫家小户门前也要挂上红纸灯笼;中等家境的吊四方形檐灯或六方形 宫灯;富贵之家则为圆形大 纱灯,以示对灶神的尊敬。
  民间*盛行的灯种是宫灯和纱灯。这些灯题材丰富,精美奇巧,以竹木作架,红色丝绸、布料、纸张等均可作灯衣。富豪之家在厅堂、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要都制作得十分讲究,有的镶金嵌玉,有的饰以彩穗,有的题写诗文。纱灯因呈鼓球体,用三块“乙”楠竹篾钉成三脚架,把它挂起来,三脚分开,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,三脚合拢,又可手举高悬。在当时,它比宫灯的用途还要广泛, 龙灯、狮灯、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。

    想了解更多关于彩灯的不同时期吗,敬请关注我们网站的动态。

关注官方网站

冀公网安备 13052702000141号